中国移动信息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中心揭牌
南海区珊瑚礁退化已减缓,趋于稳定状态
马爱民表示,低碳政策制定中,不仅要给企业压力,也要为企业提供采取措施的动力。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气候治理新体系,谢极说。
到2017年5月,上述试点地区累计成交配额将近1.6亿吨,成交额37亿元。在实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框架下,国家要确定排放的总量,再对企业分配排放的配额,因此碳排放的减排是相对确定的,而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配额来实现减排义务的灵活性。不过对于试点中的碳排放权交易,马爱民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此外,碳市场还有促进发展的作用。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加快低碳转型是各国共同而紧迫的任务。
据马爱民介绍,在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情况下,资金将会从高碳的企业、高碳的行业向低碳的企业、低碳的行业转移,将有利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6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巡视员谢极在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4月27日、28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也就是棉纱堵采样器造假案。
今后所有国控站点将安装视频监控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负责人就该案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该案件是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件,涉事人员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给予惩处,彰显了法律的严肃性根据世卫组织几年前发布的报告,噪声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在繁忙道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立隔音带等。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报告,噪声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大杀手。
这些研究结论,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不可等闲视之。看看去年收到的119万件环境投诉,其中噪声投诉就有52.2万件,占到了环境投诉总量的43.9%。
或者当时解决了,之后又继续。如果长期暴露在噪声污染中,这些症状就会不断积累,导致心脏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治噪难有客观原因,比如,没有专业的噪声监测设备、没有足够的执法人员。此前曾有数据显示,城市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但睡在噪声里究竟有多大危害?恐怕不少人并不清楚。全国四分之一的城市睡在噪声里,这想起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尽管近年来对噪声投诉的比例居高不下,但目前的现状很多还是民不告,官不究,即便民告了,官究起来也是不那么容易。此外,可以从技术上让交通工具更安静,使用低噪声轮胎或半柔性路面材料。
治理噪声虽然难,但再难,只要想治理就能治理好。这些年,随着雾霾天、水污染的加剧,我们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大气污染与水污染上,至于噪声污染,似乎被这两者掩盖了下去。
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不同,噪声污染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强,有时很难取证,投诉经常不了了之。世卫组织欧洲区总监雅克伯(Jakab)曾经反复强调:噪声污染不仅滋扰环境,而且也是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胁。
由于噪声污染种类繁杂,其监督管理涉及环保、工商、城管、公安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对于噪声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在噪声污染管理过程中,极易发生相互推诿扯皮、三不管等现象,把小事拖成大事、难事。此外,有研究显示,噪声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人产生抑郁,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因此,治理噪声污染,相关部门有必要拿出像防治大气污染那样的魄力,严格立法、建立综合协调的长效机制、以及细化管理监督职责。此外,治理噪声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九龙治水。这当然不是去年才有的现象,《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披露的2015年全国城市噪声环境现状显示,全国城市噪声监测,夜间四分之一不达标。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中的低20%,他们的免疫功能较低,身体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也更多。
随着雾霾天、水污染的加剧,民众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大气污染与水污染上,噪声污染往往被忽视。最近,环保部公布了《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噪声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尤其在夜间,全国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有超过40%的城市夜间噪声超标,人们睡不好觉。
之前,食品安全,大气、水等污染不都困扰过民众吗,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出台了严厉法律、法规和有力措施后不都收到成效了吗?因此,治理噪声污染,相关部门有必要拿出像防治大气污染那样的魄力,除了严格立法之外,还要建立综合协调的长效机制,细化公安、环保、交通等部门的管理监督职责,并扩大城市噪声功能区范围,规范各功能区噪声污染排放行为,在新城区设置噪声污染场所时尽量远离生活区。噪声污染会升高人的血压,即使暴露于噪声中的人处于睡眠状态,也一样受影响
每年进行4次排名,看状况也看变化环保部将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每年进行4次排名,即第一季度、上半年、19月及全年,分别于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公布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较差的10个城市及水质改善、恶化程度相对较大的10个城市名单。拿严重缺水的海河流域城市跟水量丰沛的江浙城市比水环境质量,会不会有失公平?刘志全说,发布这份技术规定,就是明确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法和信息发布等内容,技术规定确立了以地表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兼顾水质变化的排名思路,也就是既要看颜值、也要看变化。
因此,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可能与公众感受不完全一致。一是优化全国地表水监测点位布局。按规定,水环境状况差的城市,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将取消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节水型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告。这一点还请公众理解,环保部门会要求地方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按照城市水质指数(CWQI)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名越靠前说明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越好。二是科学制定排名方法。
据了解,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一般差异不大,而城市内不同水体的水质、水量差异较大,1940个监测断面难以全面覆盖一些较小河道,特别是城市建成区内老百姓身边的一些水量较小的水体。二是城市地表水水质变化程度排名,反映各地水污染治理的成效,排名基于城市水质指数变化程度,排名越靠前说明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程度越高。
其中第十条第三十三款明确提出,综合考虑水环境质量及达标情况等因素,国家每年公布最差、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和各省(区、市)水环境状况。优化全国地表水监测点位布局,并将加强相关数据质控为使排名结果客观公正,一些基础性工作已做好铺垫。
习惯了每月看看自己所在城市或者家乡空气质量排名的朋友,今后可能会多一份关注和牵挂环保部日前正式印发实施《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这意味着水环境质量排行榜将在不久的将来跟公众见面。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介绍,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此外,还将加强地表水监测数据质控,消除地方行政干扰,确保地表水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技术规定明确提出,若城市上游入境断面水质不达标,参照相关规定,扣除上游影响后计算城市水质指数。
对全国1940个排名断面,统一采用Ⅲ类标准值为基准计算水质指数,客观反映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这些管理措施,将进一步倒逼地方政府加大治水力度。
按照水十条要求,环保部共设置了1940个国控地表水排名断面,这些断面也是《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地表水的考核断面,断面设置具有代表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反映的是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可作为评价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优劣的依据
对全国1940个排名断面,统一采用Ⅲ类标准值为基准计算水质指数,客观反映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按照城市水质指数(CWQI)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名越靠前说明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越好。